30岁后重读本科:花光嫁妆没后悔过

玩转汽车号 33 0

  “逆社会”的人生代表着未知的风险,但有人却选择将时钟拨回初入社会时——在30岁以后重读本科,重启人生。然而,选择不仅需要勇气,也需要在希望与失望间不断寻找平衡。

  在常规的“社会时钟”里,30岁像一道分水岭,有人结婚生子,有人确定了事业的方向。

  但如今,却有人在30岁后毅然选择重读本科,将时钟拨回初入社会时,重新做一道选择题。

  从某种程度而言,生活在“逆社会时区”代表着未知的风险,也并非大多数人的选择。

  她们的故事让我们看到,面对人生选择时不仅需要勇气,也要承受住压力与无奈,甚至在希望与失望间不断寻找平衡。

  其实,无论是“从头开始”还是“按部就班”,最重要的是,每个人都要找到最适合自己的“时区”。以下是她们的讲述。

  2017年,我在成都一所国际学校当老师,那份工作很轻松,同事们也都按部就班地结婚生子。

  那时候我已经工作了六七年,加上当时感情上有点受挫,刚刚和男朋友分手,所以有了一种很强烈的想要提升自己的想法。

  这一年我刚好30岁,好像突然就觉醒了,感觉作为女生一定要靠自己,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,而不是想着嫁个好男人就行了。

  我当时对早期教育学比较感兴趣,感觉这在国内也是个热门行业,以后没准可以回国自己创业。

  一开始我也考虑要不要申请硕士,但发现这个专业的硕士都需要一些专业背景基础。

  因为比较着急,我选择了学费相对不太贵、语言要求不算高、工作签也相对容易拿到的爱尔兰。

  我的学费在欧洲学校里的确不算贵,但算上生活费,四年下来还是花了五六十万元。

  这笔钱大部分都是家里人出的,我妈说,这些钱是留给我的嫁妆钱,是要用来留学,还是作嫁妆,由我自己选。

  我就跟她说,我不要嫁妆。其实出国之前父母已经开始催我结婚,我就跟他们说,我可以出国找。

  回想起在爱尔兰度过的时光,只能说我并不后悔自己出国读本科的决定,但我很后悔来了爱尔兰。

  因为来之前我并不了解爱尔兰。我读书的地方几乎没有什么娱乐生活,这完全颠覆了我对欧洲的认知。

  当时我有一个朋友在德国读书,他跟我说不用带那么多厚衣服,因为冬天室内都有免费的暖气。

  但事实是,德国和爱尔兰完全不同。我所在的学生公寓已经建成20多年,冬天特别阴冷,暖气也特别贵,我们都是买小太阳取暖,但小太阳开久了很耗电,一个晚上电费就要10欧元,我根本不敢开。

  因为我以前的生活也算比较现代和丰富多彩,所以爱尔兰在生活上真的让我感到很痛苦。

  其次,刚入学的时候,我在学业上也有一些压力,毕竟这么久没有上过学,突然要写论文、看文献,我花了很长时间才适应学习的节奏。

  而且学到一半的时候,我发现爱尔兰的教育在欧洲是比较落后的,根本没有我想象中的那么先进。

  我所在专业毕业的同学大多是去幼儿园当老师。整个专业里,甚至只有我一个人是亚洲留学生。

  一位乌克兰的年轻女孩也跟我有同样的烦恼,有时候我们会在一起吐槽,她家庭条件很好,在读到第二年的时候选择了回国,重新再选一所学校读。

  后来我才知道,其实很多留学生在外面都会面临挑战和压力,甚至心理问题,我觉得这都不是什么丢人的事情。

  比如找工作时,你的简历上都不可以出现照片、性别、年龄这些信息,面试的时候也不会问这些问题。

  毕业以后,我进入爱尔兰一所高校做行政工作。这份工作压力不大,在同事中我甚至是年纪最小的。

  我从小一直生活在山西吕梁。2012年,我读完高中,但高考成绩不太理想,只能上一所民院校。

  我一赌气就去了北京,“北漂”一年后,我觉得很不甘心,想回家复读再考一次,但也跟家里人沟通失败。

  那份工作本来还不错,结果赶上疫情,也干不下去了,我就去了专柜做“柜姐”。

  我从小成绩虽然不算特别顶尖,但也绝对不算差,而且我自己也比较要强,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在高考后就放弃学业,所以心里一直都很不甘。

  身边的朋友都是读过大学的,虽然我只有高中学历,但在工作中,我从来没有觉得自己相比他们有多么不足。

  我之前也参加过成人高考,但是那毕竟没有什么含金量,也很难在找工作的时候成为一块敲门砖。

  很多时候我不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办,生存是最重要的,我现在也有技术,也一直在工作,但我就是放不下读大学这件事。

  2021年,我偶然认识了一个教画画的朋友,他在工作五年后又回去复读,重新参加了一次高考。

  我自己买了文科的学习资料,也买了一些网课,还去咨询了吕梁这边的复读机构,但是机构收费太贵了,一年要5万元,而且因为我年纪比较大,机构也不太愿意接收我。

  复习的过程真的太煎熬了,毕竟时间已经过去了这么久,高中时我学的又是理科,所以我的复习几乎是从零开始。

  我自己在家制定了课表,完全脱产地学习了一年——有时候早起听着网课就犯困,有时候坐太久腰椎不太舒服。

  我经常在做了很多次历年的真题模拟卷之后,发现自己只能考到300多分而很崩溃,也跟朋友倾诉过。

  以前读书的时候没有太多的感觉,当我自己做出选择的时候,我才真正地感受到了学习给人带来的那种充实和快乐。

  重新高考这个决定,我只跟两个朋友说了,他们一开始都很担心,觉得这肯定是个漫长的过程,但我自己很坚定。

  一开始我也没有告诉家人,因为现在的我不需要他们的经济支持,也不用考虑他们的意见。

  最后我考到了山西本地一所还不错的大学,学的是财会专业,虽然我对这个成绩也不是完全满意,但怎么说也对得起自己了。家里人也都祝贺我。

  入学以后,我就正常地过着大学生活,跟比我小十几岁的年轻人一起住在宿舍,倒也没有太多的不适应。

  可能我年纪也大了,不会那么敏感,平时有共同话题就多聊几句,没有就少聊几句。

  其实我在入学前就已经有心理准备,大学生活一定不是十年前十八九岁的我所想象的那样美好。

  现在的我不会对读大学本身有太多美好的畅想,对已经读了一年的我来说,其间没有失落,也没有特别美好,很平常。

  首先,财会类的考研竞争太激烈。另外,在这次学习的过程中,我也感觉到自己的身体有些吃不消。

  我现在也在考一些与专业相关的资格证书,想着在就业的时候给自己增加一些竞争力。

  我之前也经常感觉,老天爷可能就是这么安排的,有些人兜兜转转,总要回到那个地方,而我折腾了这么多年,最后还是该走上大学这条路。

  如果我的人生有更多的选择,我可能最想学一个艺术类专业,比如音乐,但几乎没有这个可能,毕竟艺术太烧钱了。

标签: 学习资料

抱歉,评论功能暂时关闭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