群英荟萃|参加大运会的运动员 都是高考升入大学的吗

玩转汽车号 36 0

  简而言之,就是中国学校体育从无到有,名校已经慢慢开始撑起半边天。而美国的学校体育,无论是从质还是量上,都已经相当成熟。

  值得肯定的是,随着体教融合的发展,中国的学校体育水平提升很快。但和国外,尤其是美国的学校体育来说,我们还是处在发展的阶段。细细说来,无论是名校+体院衍生出的体育特长生,还是更具有声量的成名的运动员入学,从体系到数量,我们都无法和美国更加成熟稳定的学校输送逻辑相比。

  其实,在国内,大员主要分为两种:一种是从初高中升上来的青少年选手,他们往往会通过“体育特长生”的路径进入大学,除了要保障学业以外,还要努力在赛场拼搏,以求竞技成绩取得突破,他们就是我们传统意义上理解的“大员”;而另一种,则是现役或者退役的运动员,回到大学“回炉重造”,补的主要是文化知识,这一种是运动员上大学的情况,也可以称为“运动员大学生”。

  这种情况其实在现实中占比越来越多,只是因为这其中缺乏顶级运动员,所以相对来说不为人所熟知。但近些年,这个输送渠道也取得了长足进展。

  以“眼镜飞人”胡凯为例,2000年,他就是参加了清华为选拔体育特招生而举行的体育冬令营,第二年以超越当地本科线分的成绩,顺利进入清华。大多数时间,胡凯在学校内训练,需要完成相应的学业。所以,他的节奏基本上是上午上课,下午训练。

  但在当时,有些大赛前,胡凯还是会去专业队。比如十运会前,因为运动成绩优秀,清华田径队与重庆队达成协议,胡凯代表重庆出战。胡凯给出了原因:“清华田径队经费不足,比如冬训没有合适的场地。专业队则会给我提供更多比赛机会、运动装备,还有资金。”

  不过,这些年,中国学校体育迅速发展,很多体育学院和大学名校有了更多的经费和场地,也有了更多专业的教练员和体系。高校不断深入探索体教融合模式,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打下坚实基础。相应的,从高校里走出的优秀人才越来越多。

  以CBA选秀为例,几年以来,越来越多的大员能够通过选秀进入CBA,并打出不错的成绩。校园篮球已经成为中国篮球人才来源的重要渠道,比如来自北京大学的张宁,今年新科状元来自广工大的陈国豪,众多大学生球员也从中脱颖而出。甚至在国家队层面,也有一些校园出身的球员如祝铭震、王少杰登场。

  这种在国内运动员中,尤其是顶级运动员里占比最高。现役的,苏翊鸣进清华,张雨霏去东南,马龙去北体大等;退役的,邓亚萍进清华,李宁进北大等……准确来说,他们更适合的称号是“运动员大学生”。

  其实,从1986年,原国家体委、原国家教委联合发布《关于著名优秀运动员上大学有关事宜的通知》,规定奥运会、世界杯、世界锦标赛单项前三名获得者等可免于参加高考进入高校学习开始,多项政策不断出炉,运动员免试进入高校学习的范围不断扩大。

  这一看起来似乎“有违教育公平”的举措,在早年间其实有着现实意义的考量——专业运动队长期封闭,运动员训练为主,文化水平不高,一旦退役,就业能力不足。多年来,曾经获得国际、国家级比赛冠军,却生活苦难、甚至吃不上饭的运动员比比皆是。如举重冠军才力,获得了几十个冠军,退役后当保安,最终因为没钱看病,33岁就去世了。为了给运动员们提供另一种可能,提高文化素质,扩大就业面,这种举措也应运而生。

  当然,近些年随着这一体系的不断成熟,大学免试录取运动员,也有了一些基础的判定标准,如需要运动员高中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力。此外,随着更多的规则明确下来,困扰多年的“学训矛盾”也有了解决方向,可以学,也可以练,优秀运动员保送大学,运动员和高校也成为了真正的双向奔赴。

  美国的大员,是美国代表团参加国际大赛如奥运会、世锦赛的绝对主力,占比往往高达七成以上。比赛时,他们是运动员,不比赛时,他们是学生。

  这里面的每一个人,相对来说有着双重身份“大学生+运动员”,这身份背后,一个重要的前提是——必须同时完成学业,才能参加体育训练或比赛。由此可见,他们的综合素质可见一斑。

  拿谷爱凌来说,以“美国高考”SAT1580分(满分1600分)的成绩考入斯坦福大学。值得一提的是,因为NCAA没有自由滑雪项目,谷爱凌不能以员身份申请藤校,走的是常规申请。把体育成绩作为背景资料,不受项目限制,但是学术成绩要达到要求。

  这一年,作为斯坦福大学大一新生,她重新启航——她去学了量子物理,也学了哲学,学了经济学,也学了国际关系,甚至上了中医课和关于睡眠科学的课程。全职大学生一个学年才修36个学分,而谷爱凌在可以自由选择学科的第一年就修了52个学分,最重要的是,她取得了“全A”的成绩。

  可她同时也没有落下滑雪。在年初的滑雪赛季,谷爱凌延续了自己的强势状态,在国际雪联自由式滑雪U型场地技巧世界杯卡尔加里站中,她在三天内豪取两枚金牌,将自己的世界大赛金牌总数累积到了20枚。

  这种“美国模式”,其实更像是国内两种模式的融合。兼顾学业和比赛像一,有着体育成绩背景加分像二,不一样的是,美国的体系更完善,规则也更全面。

  另外一种提及比较多的是日本学校体育,和美国的成熟的输送逻辑相比,这更多的是一种文化认同。

  日本的学校体育文化,从小就已经植入孩子心中。根据权威数据显示,日本有90%以上的学生都会选择加入至少一个社团,并在放学后参加该社团的训练教学活动。这其中又以体育类社团为主流,占据了60%以上日本青少年的课余时间。而这种文化,也带动着日本的青少年们从小就更认同“体教融合”的概念,无论是精神认同,还是实际执行。

  日本校园体育赛事的历史悠久,竞技水平也非常高,很多项目的奥运选手就出自在校学生。著名的全国高中棒球选手权大会(甲子园)、全国高中足球选手权大会的高三学生,毕业前就已经被职业俱乐部内定。

  有着全国闻名的比赛,学校到职业的路径也早早打通,这样,日本的员会更容易被发现,也有更大的施展平台了。

标签: 学习资料

抱歉,评论功能暂时关闭!